是的,导购缺少信心,是让很多经销商老板困绕的一大问题。对产品的信心,对品牌的信心,对价格的信心,对自我的信心,直接关系终端的销售。这些信心问题解决不好,日复一日,导购的心态也随之糟糕,最后,导购便留下了一个永恒的借口“价格太贵了!”、“产品没特色”、“知名度不够”等等此类。那么,这些信心到底是怎么来的呢?怎样做才能增强导购信心呢?
根据笔者多年对行为学和成功学的研究:在实际的工作当中,给你一个解决问题的方法或技巧比给你一套鼓舞气势的理念更重要,因为:气势很难经得起挫折的打击和耐力的考验,而解决问题的实际效用,会让人在享受成功的快乐当中,用成功激励成功,用信心提升信心。这也是为什么我一直坚持以“解决实际问题”为课程宗旨的原因。所以,人的信心是来自于实力,来自于一个个成功的积累,而不是一次次的失败;面对失败与挫折,我们要勇敢面对,可更需要规避,因为失败只能让人气馁,毕竟百折不挠的人只是微乎其微。所以,导购的信心需要鼓励,但更需要在日常的工作当中,由一个个成功的行为和案例来激励。这种激励,是导购的自我激励,是内因,它的能量远远超出外界旁人的一时鼓动。
那么,导购如何从成功走向成功,用信心激励信心?
第一,要足够专业,有能力引导顾客发现你产品的卖点
上面攀枝花的导购员为什么不敢说,并且害怕自己说错了呢?因为她们对新产品不够了解。那么,怎样才能让导购敢说,又有话说呢?笔者在为众多品牌服务的时候,是这样要求大家的:
1、品牌公司生产出来一款新产品,一定要有一套完整的产品介绍话术套路书,生产部门要对其质量优势,工艺特征等进行归纳;营销部门要进行头脑风暴,针对每一款产品,结合市场行情对枯燥的产品特点进行市场化描述;然后,培训部根据导购流程以及顾客异议等需要,编纂成两套以上的标准话术。并把这些话术与产品同步下达至每个终端,再由销售人员进行终端现场导入培训;
2、导购员的天职不是寻找产品的缺点,而是努力寻找每款产品的优点,并把每款产品的卖点写下来,结合自己的表达方式,编纂成属于自己的产品介绍话术。只是,这样还不够,接下来要对这些话术进行演练,同事之间可以角色互换演练,直至问答流畅。记住,千万别拿顾客当靶子,作演练,那样将会让你付出最大的成本,即顾客的流失。
3、除了对产品的把握,不同行业的导购还要对产品以外的搭配组合知识有充分的了解。比如家纺行业,导购不但要充分掌握每款产品的卖点,还要对家居装修知识、色彩搭配知识有足够的了解,这样一来,你为顾客提供的就不只是一套床品,还有一套为顾客家居搭配的整体解决方案,而这套方案正是导购对产品包装的附加值,当然,由于你的专业,更能增进顾客对你的信任。
第二,要足够职业,说对话,做对事
根据笔者的调查发现,中国终端导购人员的职业水平太原始,太落后。为企业培训时我常讲,目前的终端竞争主要还停留在终端竞争的第一阶段,基础阶段,即硬终端店面的建设竞争,并且,这个层面的竞争是比较容易模仿和超越的;而软终端导购的竞争虽然一些品牌已经开始重视,但大多只是鼓舞他人的口号,即使做的不错的,也是凤毛麟角。所以,随着竞争的进一步加剧,软终端的竞争将成为下一轮品牌竞争的焦点,也是终端战略化的中心,即导购职业化的问题。谁能在同行业率先实现导购的职业化,谁就能够先入为主,多胜一筹,谁就能够成为这场竞争的赢家。
那么,导购如何才能“说对话,做对事”呢?下面略举几个案例大家就很明晰了。
终端导购经常会说出这样的话:
“您好,是买衣服的吗?”
“先生,我们这边还有几款便宜的!”
“先生,您感觉这款怎么样?”
“小姐,您想买什么价位的呢?”
各位,相信此语一出,导购多为碰壁,因为这些话本身就是在找打,不但会让自己陷入被动局面,还会使整个局面陷入“冷场”。所以,我们终端每天都在犯最简单的错误,并且还浑然不知,以致于努力的工作变成了努力的犯错,努力的找打,努力的赶走顾客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