理由一:拥有富人的收入
<<富爸爸,穷爸爸>>一书在过去几年中创造了全世界一股“理财致富”的风潮,尤其在当前[微利]与[高失业率]时代中,如何避开危机、甚至创造傲人财富,成为人们关注的话题。
事实上,无论在清崎的“富爸爸”系列书籍或是德国理财大师博多.雪佛所著的<<亿万富翁的赚钱智慧>>中都清楚指出,富人之所以和一般人不同最主要的根源是来自“思考模式”,当思考模式不同,所追求的收入模式也就不尽相同。
在传统“稳定“的价值观引导下,一般人所追求的是“稳定的单次收入”,也就是付出的努力得到相对应的回报,像是上班族的收入模式,这个月工作,则下个月领工资;下个月工作,则下下个月领工资,只要公司运作不出问题,可以很清楚的知道自己在一个月后可以领多少的工资。
然而,在富人的思维模式中,他们很清楚的知道这样的收入虽然稳定,但是,这种稳定的“低”收入是绝对不可能让自己成功致富的;于是乎,他们尝试寻找能够“延续”产生的“多次性收入”,就像是歌星或是作者,花了一次的工夫灌录了专辑或是著作后,只要能够畅销,每多加印一次就可以多一次的收入,无限制的加印下去,则可以无限的得到收入。
这种概念,一如世界首富微软总裁比尔.盖茨,一旦发明了某套软件,随着这套软件销售额不断提高,收入也相对不断地累计,富人深知“多次收入”才是致富的关键。
此外,一般人的收入之所以有限,因为他们大多数的收入都是靠时间及体力直接创造的“主动收入”而因时间和体力往往有所限制,所以相对创造的财富也就有限;而富人的思维模式则完全不同,他们不断致力追求的是间接的“被动收入”,像是靠钱滚钱的投资利得。
在<<富爸爸,穷爸爸>>一书中,作者清崎最重要的概念就是“现金流”,当我们的现金流向“资产”,它在未来就能为我们创造更多的“被动收入”,当我们的现金流向花费,也就是“负债”,则会让我们产生更多不必要的支出。因此,富人和一般人收入模式的另一点不同,就在于富人追求“被动收入”,而一般人只能获得“主动收入”。
连锁销售提供的就是富人的收入模式:因为大多数的连锁销售产品都有一定的“循环性”,而且加入成为会员的消费者都能获得一定的折扣;因此,当我们将产品努力的分享出去,并且透过服务让消费者成为产品的“忠实客户”,便是为我们创造“延续性的多次收入”。
更重要的是,当我们在经营连锁销售事业“开分店”的同时,前期对于伙伴的培养虽然是“主动收入”,但一旦将伙伴培养成为A角色,以及将组织的功能与机制完整建立之际,便能享受整个组织网回馈的“被动收入”,而不会因为个人时间与体力而限制了可能创造的收入。
因此,当人们思索转型之际,绝对应当将“连锁销售事业”作为首要考量,因为它所提供的是可以帮助人们更快速、更有效创造收入的“富人的收入模式”。
理由二:无风险的创业模式
随着自我意识与创业精神的抬头,许多人终其一生的努力,最终不外乎想拥有自己的事业,因为这样,不仅可以让努力对等的回应到自己身上,更能透过创业的模式实现自我价值与心中的理想。
然而,一般的创业有诸多的限制,像是必须有足够的资金、忍受一定时间的回收期、可能的创业风险,甚至必须有足够的经验与经营管理能力,因此,每每许多人抱着成功创业的梦想,到最后却是铩羽而归,落得一身债务。
1/4 1 2 3 4 下一页 尾页